周冬雨 抬头见月|嘉人封面

2025-03-31 工艺品系列

产品介绍

  身为中生代演员的佼佼者,周冬雨正在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她担任“新浪潮”竞赛单元的评委,并在闭幕式红毯上华丽亮相。她带去的不仅是演员的星光,还有她独到的眼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电影的热爱与执着。

  完成评审工作的同时,她和电影从业者们密切交流,分享喜好。“我会推荐我的恩师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还有我喜欢的侯孝贤导演的作品,当然国际友人们早就明白他们,也都看过他们的作品。对于电影的审美,任何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钟爱这一个,我喜欢那个,会见识到很多不一样角度的东西。我觉得好幸福,和他们交流,有志同道合的感觉。”

  釜山国际电影节也像周冬雨的大型“粉丝会”,她一出场,很多影人都激动万分。沈恩敬一直跟身边的人说:“冬雨欧尼,是冬雨欧尼呀!我十分喜爱《少年的你》,很想跟她拍照。”简短的交流过程中,周冬雨说看过电影《奇怪的她》,也十分喜爱沈恩敬的表演,这让她受宠若惊,“我应该多学中文,下次郑重地跟冬雨问候”。

  在整个东亚文艺圈里,周冬雨一直很受欢迎,不少知名演员都曾公开表达过对她的喜爱。安恩真说,《后来的我们》是她偶尔想哭的时候会拿出来看的电影,一个人在家里,一边喝着红酒一边看,大哭一场后,心情才会舒畅。洪秀珠喜欢《七月与安生》,想像周冬雨或安生一样,成为对自己的本能更加坦率的演员。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很早就表示过,想合作的华人演员里,很喜欢梁朝伟、章子怡和周冬雨。不久前他带着《如父如子》来中国交流,周冬雨也去了现场。这部影片她至少看过三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它将焦点放回到‘人’本身,用温和的叙事,一点点挖掘两个父亲的内心世界。它里面有很多令我感动的地方,就像大家总说的,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我们先把小人物做好,才能反映大时代。”

  周冬雨对剧本的选择、对角色的塑造,很多时候都在贴近这一点。她演过许多有张力的角色,就像野草,纵然困苦、挣扎、被践踏,也仍旧会弯弯曲曲地扭着细瘦的枝叶钻出来,绽放生命的力量,向上生长。

  在团聚、热烈、充满碰撞的电影节之外,是全球票房遇冷的现状。周冬雨想得十分清楚:“我觉得电影像世界上大部分产业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大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有更多途径欣赏影像,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你都来不及反应,它就已发生了。”

  作为电影人,她一直是个行动者。“观演关系变了,但只要用真诚讲好故事,创造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还是会吸引观众,再多的吆喝都不如一部佳作来得有效。”这些年,周冬雨对青年导演的扶持有目共睹,她说中国电影的发展就像青年创作者的成长,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

  周冬雨喜欢共创的状态,接受《燃冬》邀约之时,导演陈哲艺还没写出完整剧本,她已经决定一起冒险。开机前十天,剧本终于完成了。其中一个镜头,周冬雨拍了25遍——未必是前24遍不够好,这也并非一次失控的创作,而是导演发现,当剧本越留白,她越有足够多的空间和表现力。

  《燃冬》于2024年10月在日本上映,2025年也将在韩国上映,影片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周冬雨留意到美国独立媒体平台IndieWire在评选2024年北美前25名院线电影时,《燃冬》位列第二。“电影总是可以让不同的人产生共鸣。” 这份片单还同时囊括了滨口龙介的《邪恶不存在》、伊朗电影《圣树的种子》,以及奥斯卡夺奖热门影片《某种物质》和《阿诺拉》。

  对于片中人物的困顿状态,周冬雨抱有深深的理解。很多年前,有朋友请她吃茶点,对着桌上的小点心,她说这些是小时候攒三四天饭钱才可以买的。这些记忆与感受,或许也成了她与人物之间联结的一部分。有影评人曾经表达过,《燃冬》是一部闪耀着美感的电影,它讲述当青春被剥夺后,未来会如何腐烂,但主人公的生命力,又让他们没办法就此止步。《燃冬》在最寒冷的地方找到了希望。

  青年导演在创作中,往往想用作品表达自己个人的感受抑或对世界的感受,周冬雨从来没有“过来人”的架子,只有尊重和支持。“成熟导演有很强的控场能力,青年导演的激情、灵感也是艺术所需要的,无论哪种合作,都需要彼此磨合。只要是良性的沟通,相信都可以合作好。”

  她这样说,也这样做着。刘晓世拍摄处女作《长空之王》时来邀请周冬雨,面对一个戏份不多的女主角,她丝毫不在意,只说很钟爱这一个故事。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她热切地聊起航空、科幻和人工智能。即便戏份不多,周冬雨也以足够的热忱回馈着角色,而这份热忱也被她带到了戏外。在导演刘晓世的透露下,周冬雨得知剧组的拍摄十分不易,便从酬劳中拿出一部分捐给了剧组。后来得知,《长空之王》剧组从本就紧张的制作经费中挤出了一笔钱,连同周冬雨退回的片酬,一起捐献给了拍摄地的希望小学。周冬雨一直很喜欢小动物,在组拍摄期间,她还曾救助过小动物,当被问及这些时,周冬雨会有些不好意思,在她看来,无论是支持剧组还是救助小动物,都是人之常情的正常之举。这些都是当她再回望起这段拍摄的日子时,会涌现出来的热气腾腾的回忆。

  无独有偶,去年小成本电影《花猪》开机,出品人正是周冬雨。她在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项目上看到剧本,觉得故事挺有意思,并且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以北方中原地区为背景的故事。“很多作品要么讲东北、西北、南方小城,要么是北上广大城市,所以它对我这个河北人来说格外有吸引力。”

  创作者李冲想亲自执导,并拒绝放弃剧本的创作权,只想拍一部“父母也能看懂的电影”。周冬雨在创投会上温和地提出想法,指出现存的问题,并很快决定投资。导演没有辜负信任,严格核算成本,拍了35天,掐着时间,分毫不差地杀了青。周冬雨说:“我只是做好保障,他们自由自在地拍,没什么比自由自在更重要。”

  《花猪》开机当天,导演李冲低调地写下了一段文字:“从敲下剧本第一个字,到今天开机,八年时间,不短也不长,骡子还是马,该到遛遛的时候了,希望一切顺遂。感谢所有推着《花猪》往前走的好心人,还有,感谢远在海南的你!”那一段时间,周冬雨正在海南拍电视剧《海边的秘密》。

  《海边的秘密》中,她挑战一人分饰双角,法医童言和她的孪生妹妹沈邵洁。剧情充满悬疑元素,涉及一桩诡异的案件,最终一双姐妹和刑警吕逐的隐秘过往逐渐揭开。介绍这两个角色时,周冬雨说:“这对姐妹的人生起点是一致的,但因为成长经历的不同,导致长大后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

  接下这部戏时,周冬雨很高兴。“沈邵洁有更复杂的成长经历,缺乏安全感;童言是姐姐,外表更稳重,内心存在跨不过去的阴霾。她们互为镜像,是彼此的人生对照。”预告片中有一个镜头,两姐妹坐在车中,妹妹红唇秀发,散发着成人的魅力,姐姐清秀淡然,同一张脸,气质迥然不同。

  这也是周冬雨当下的奇妙状态,既清新又成熟,既温婉又充满力量。制片人顿河将她推荐给导演麻赢心时,也是看中她身上的这一点。麻赢心看过《平原上的火焰》后说:“冬雨呈现出一个更成熟的状态,她已告别‘纯真年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并且,她处理复杂人物情绪的能力特别强。”

  在海南的几个月,剧组经历了从舒适到炎热的变化,七月之后,中午闷热暴晒,只有早晚才稍凉爽一些。周冬雨并不觉得苦,“我不怕热,也很少出汗,原因是我太瘦了。天气热的时候,身上寒气也都驱散了。反而是工作人员,要克服天气带来的身体上的困扰,还要克服环境变化,不停调整,他们才是最辛苦的”。

  热带水果、清补凉与糟粕醋,构成了她的海南记忆。傍晚时分,小街巷买一碗水果椰奶汤,大大的西瓜块、龟苓膏、芋圆,还有绿豆和花生瓣,上面漂着两颗红枣,口感凉爽,用料也颇为养生。在海南的日子,她觉得南方真漂亮,哪儿哪儿都是绿的,到处是湖泊溪流,水面波光粼粼。可也伴随着一些小小的苦恼,她身上出湿疹,水土不服。“我的身体可能是只适合生活在北方的体质。”

  只要一回北方,她总是觉得更自在。可这两年因为拍戏,又必须间断性地生活在海岛上。潮湿的空气带来的湿漉漉的情绪,却也成了表演中的一些基底。“我也是这么理解的”,周冬雨笑着说,“身体上的不舒服,让我的表演多了几层含义,多了几层隐忍。你确实不得劲儿,但也让你更复杂,感谢气候帮助了我”。

  这几年,她的精神世界向外扩展,物理空间向内收缩。刚工作的那几年,她感觉自己还小,对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可是行程安排得又紧又密,生活和工作总是合二为一。“好处是丰富了见闻,但也导致我现在没事儿就爱在北京待着,生活简单,却也充实。”

  闲暇的日子里,她会养植物,鲜切的、盆栽的都有,剪枝、换水都自己来。她曾把在剧组养的柠檬、桂花带回家,让妈妈接力养活。还试过摆摊儿,卖卖小玩具,只图一个乐儿。比起断断续续每周一两节课的网球训练,逛公园是持续更久的活动。但是今年雪季,她打算把滑雪好好练起来。

  “我接触滑雪很早,有十几年了,但几乎是每年一节课的进度。”朋友都上中高级道了,她还在初级道,想到这里,她感觉自己得“争口气”。“我不允许自己继续‘菜’下去,我不能这么差,接触滑雪的年头太长了,这让我自己都接受不了了。”她打算往上走一走,至少能滑进中级道,“也不枉我接触这项运动这么多年,说出去也没那么丢人”。

  重新捡起滑雪这项运动后,她会定期去北京近郊的滑雪场苦练技艺,那里离家近,滑完回家也方便。她掰着指头数:“周五、周六、周日人太多了,我会在一周的前四天中选两天。”其实滑雪对周冬雨来说是种折磨,她是个胆小的人,也不太喜欢滑雪,追问坚持到底的原因,是她觉得在滑雪中获得了全新的感受。“我喜欢看风景,雪板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代步工具,它可以让你在树丛中、雪道上看到一些漂亮的地方,这是平时看不到的,只有滑雪才可以。这件事非常启迪我,我想到世界各地,滑着雪去看风景。去年我出国滑了一次雪,滑着滑着,突然开始下雪了,我当时觉得好美,活着可真好!”

  她发现,不管动机是什么,只要尝试突破,就能获得新的视角,无论是滑雪还是演戏。寻求变化的过程中,她也意识到,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尽力做就行了。灵感这样的一个东西,不是时时都有,需要新的经历、新的角色来刺激一下,没必要纠结。万一纠结半天,琢磨出来的想法并不适合新作品,反而成为限制。”

  她希望能一直这么跟着感觉走,但也会在偶尔困惑的时候祈祷,“祈祷灵感永远、永恒存在,能源源不断地给我涌出来。祈祷是一种非常正向的心理暗示,你就告诉自己,你能行”。

  这些话乍听之下是周冬雨说给自己的,但也更像是在慰藉所有创作者:“人在宇宙中,真的连一粒微尘都不如,所以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这样才不会内耗。遇到困惑的时候,步子迈大点儿,也就迈过去了。”

华体网下载,专营 盆景苗木系列 工艺品系列 香品系列 富硒茶系列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400-0140-66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华体网官网app下载安装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7014706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