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科护患关系超级好,还总是收到锦旗和感谢信,诀窍是......
绝大多数脑卒中病人都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降低了生活品质,甚至危及到生命。康复之路漫长枯燥且艰辛,导致有可能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症状,进而减少社交,逐步与社会脱节,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心理症状加重。随着生活需求的提高和优质护理工作的推进,人文关怀的价值得到逐步提升,患者及家属愈发注重医护沟通的体验感及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
为了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情绪状态,提升康复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拉近医护患之间的距离,逐步提升患者住院体验度,康复科全体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开展“康复嘉年华”人文活动。由康复科护士牵头,联合康复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共同开展,每周三、五下午在康复治疗大厅举行。
“手是大脑的老师”,坚持上肢康复训练能加速脑功能的重建,采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能增加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锻炼。我们开展的游戏有:
患侧手与健侧手互相配合,按照图纸用橡皮泥制作喜欢的小玩具、小动物等,通过手指的捏、揉、搓等关节运动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连贯性思维,让患者的思维更加敏捷,同时能保持手指的灵活性。
训练腕关节的活跃性,提升抓握、拿捏能力,可以很好地提高脑卒中病人的上肢功能灵敏度,锻炼双手协调操作能力、精细活动能力、注意力,以及对形状与文字的认知能力。
对肩、肘、腕关节活动练习,提高耐力和关注力,调节情绪,以及培养兴趣爱好。
在“嘉年华”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一定的肯定及鼓励,对于过程实施中遇到困难的患者及时给予帮助和启发,强化患者康复锻炼的信心,作业疗法能够使患者自身的协调能力得到一定效果的训练。制作完成的成品将在病房进行展示,出院时根据患者需求让其带回家收藏,这样也使患者内心获得满足感。
中医功法注重“调心、调息、调身”,中医功法锻炼可以轻松又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舒筋通络,缓解肢体麻木,促进了平衡功能、肌力的恢复和步态的改善。
在中医医生的示范下,患者集体进行八段锦、六字诀、呼吸训练等传统功法,护士协助患者尽最大可能地完成动作同时注意患者面色及呼吸的情况。
音乐是一种多功能和有效的康复工具,增加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及趣味性的同时,促进认知功能和情绪的恢复,引导患者达到身心健康,护理人员带着患者一起放声歌唱,并鼓励患者点歌领唱,充分调动大家的情绪,是目前为止最受患者喜爱的项目之一。
康复医生从疾病预防、治疗,治疗师从功能锻炼操,护士从健康管理、照护等方面开展小课堂,在治疗大厅进行科普,与患者进行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让患者及家属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康复锻炼小技巧、日常照护方法、自我情绪调节等内容,提高了健康指导的有效率。
自从“康复嘉年华”人文活动实施以来,我们收获了多方好评,得到了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相对于以往日复一日漫长而又枯燥无味的康复锻炼,丰富多样的集体趣味活动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在活动期间,患者们热情参加,乐在其中,偌大的康复大厅都会充满欢笑声和鼓掌声;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让患者在游戏环节中学习到康复技巧。将游戏与康复治疗巧妙地结合起来,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极大地提高了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增进了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之间的感情和合作能力,有助于患者改善认知、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
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给患者提供有温度、快乐且有趣的护理服务,康复科将不断用心创新,也会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让康复锻炼不再枯燥乏味。